八字 求签 排盘 黄历
网站地图
首页 > 风水

风水大师)_古代四大风水师分别是

作者:昵称八字网 · 更新日期:2025-07-31

推荐精准的测试

风水大师),古代四大风水师分别是?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鬼谷子(战国)

提到易学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鬼谷子本人了,其精通百家,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常入山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风水只是他擅长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命理占卜都是拜其为祖师,其传奇故事估计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尽。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郭璞(两晋)

郭璞是两晋时期著名的风水大师,自少博学多识,又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其实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也是一个大文学家,郭璞为正一道 *** ,除家传易学外,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

郭璞对后世风水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葬经》,至今仍然是风水学者们不得不读的一本风水奇书,十分 *** 立体的讲解了风水文化,为后世风水文化的传承可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杨筠松(唐)

提到风水就不得不提杨公——杨筠松,人们爱称“杨救贫”,直到如今很多大师也都以自称“杨公XX代传人”为名号,可见杨筠松对于风水界的影响力。

杨公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别号玄赤,世称“救贫先生”。其所著《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至今仍然是风水界最权威的书籍,至今其授徒传义的三僚之地,仍然是风水界的盛地。

杨公事迹单独拿出来可以讲很多篇文章,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但是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风水界历史之一人。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唐)

我们现在会更加认为袁天罡和李淳风比杨筠松更知名,但是风水上还是杨筠松贡献更大,因此只是放在这个位置。

袁和李二人都是大唐的国师,他们最广为人所知的就是《 *** 》,传言当年李世民让李淳风推算大唐命运,结果一直推演到了两千年后的事情,后来还是因为袁天罡推了一下背说不要再推演了,才就此作罢,后来被后人广为所知。其实他们的贡献也非常巨大,也都是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赖布衣(宋)

赖布衣,道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名赖太素,又号称“先知山人”,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风水祖师之一,传说 *** 先生的祖坟也是赖布衣堪定,又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刘伯温(明)

刘伯温的民间传奇故事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当然传言其风水之术是传承自赖布衣,辅助朱元璋成就帝业,而后紫禁城的修建也是他历时三十年规划而成。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廖均卿(明)

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明代著名的风水大师,江西省兴国人。永乐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长陵有功,被封为钦天监灵台博士。其代表作就是明十三陵,被誉为如今中国能看到的更好风水之地,最为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当之无愧。

中国最有名风水大师——蒋大鸿(明末清初)

蒋大鸿是明末清初人,著有《地理辩正》、《平砂玉尺辩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等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至今也是后学者们需要仔细研读之书,被后人尊称为“地仙”。传言 *** 为其后人,但并未证实。但是风水造诣之深,可谓是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

有没有好的文推荐?

我觉得

《重生之天才神棍》很好呢,算爽文,满长的,而且文笔不错描写也很真实,女主就是风水师。

以及《重生之符气冲天》,《最萌关系,运》

其实风水师文不多,好的就更少。

天才神棍算是我看过的更好的女主风水师了。

而且现在风水类的文不知道是因为开先河的某本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有的抄袭和套路的现象很严重。(比如有一本和天才神棍特别像,但发表时间好像晚一点并且长度没那么长,这个我就不说是哪本了)反正你多看几本就会懂得。

比如女主一定要重生,男主百分之八十是师兄,哪怕不是师兄,性格一定是冰山霸气型的,香港一定要去,教导女主的一般都是爷爷只有一本是奶奶,家人总有不少糟心的,爷爷或奶奶年轻时必定有很大的敌人啊巴拉巴拉,并且在开头就点出山医药卜占什么的。啊咧,说的有点多了呢。。

有哪些吓人的恐怖故事?

谢邀。我经历过一次。是我的一个朋友的,他是学画画的。

有次,这个画家朋友来了。我给他在一个古村子里订了个酒店。

这个村子很古,明朝就有了,山上有座千年古寺,山下环绕几百亩梨树,真正的青山、绿水、古寺、温泉,江南古村,没想到却在这里听到了一个诡异之极的故事。

我这个朋友,是个妙人儿。

他毕业于中国更好的一所大学了,并不是清华北大,而是某政院,可谓青年才俊,仕途光辉,后来为情所困,就归隐了,在燕山深处做了个隐士。

他在山顶上租了一个小院,画画,赏月,种菜,养花,写字。

他是个画家,却很少画画,只有月光铺满院子,才痛饮酒,且歌且画。

有一次,我去山上看他,喝了七天七夜的酒,他终于画了一弯新月。

望着满地月光,斑驳树影,他突然有些紧张,低声说:想送她一弯新月,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

哎,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次他这次下山,我要带他好好逛逛,看看江南风物,小桥古巷,撑着油纸伞的苏州姑娘。

带他在村子里走走,山间小路,山花摇曳,蝴蝶『乱』飞,梨树上结满了累累的果实,满树满树的枣子,远处的蓝天、青山,白亮亮的溪水,让人看着就心情大美。

路边有不少卖梨的,大多是老太太、小媳『妇』,只有一个男人,糙汉子,蹲在地上,低着头,看着很怪异。

我过去问他:梨怎么卖?

他伸出一把手,冲我摇了摇。

我点点头,五块钱一斤,是正常价,给他二十块钱,说要四斤。

他仍然伸着那只手,在我眼前继续摇。

我搞不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还是画家眼尖,他扑哧一声笑了:他这只手有六个手指,是六块钱一斤!

我也笑了,这个人倒是狡黠。

仔细看看,他小手指处还真多了一节手指,这节小指明显受过重伤,像是被什么东西斩断了一截,上面光秃秃的。

好吧,愿赌服输,我又给了他四块钱,抱回去了一堆梨。

梨的果肉是有些粗糙的,这里却像苹果一样细腻,味道还是梨味,别有一种风味。

晚上,泡完温泉,和当人老人喝茶聊天,意外听到了一个新奇的故事。

说的是十几年前,村子里有哥仨儿,姓z,从小没妈,父亲是个卖卤肉的,叫做z屠。

z屠表面上是卖羊肉,其实他每天晚上出去偷狗,把狗肉卤熟了,掺在羊肉里卖,是真正的挂羊头卖狗肉。全村的狗都怕他,不管再凶的狗,见到他都夹着尾巴跑。

他死后,火葬车拉他去 *** 。这个火葬车很特别,就是一个车头,后面拉一个带着车轮子的铁皮匣子,像个棺材。这个铁皮匣子,是专门拉死人的,名字却叫“活”。

z屠被装到“活”里,拉到了县城,大家傻了眼,“活”还在,门开着,人没了。

这死人丢了,可谓千古奇闻,大家赶紧开着“活“沿路回去找,发现在一个拐弯处,有一堆狗正围着什么东西撕咬,过去一看,那正是z屠,已经被群狗撕烂了。

不过我们要讲的,是z屠死后的事情。

且说这个z屠死后,三个儿子也长大了,请了风水先生找了块宝地,埋在了后山上。

后山风水不错,有座千年古寺,去寺院的山路两边,全是一圈圈的老坟圈子,看着很瘆人。

风水先生看都不看,就告诉三个儿子,后山有二块地还不错,一块地是小富即安,一块地是出侯拜相,但是各有因果,问他们选哪个?

三个儿子一合计,说大富大贵看着不错,但是老话说了,民不与官斗,在中国,有钱没用,只有当官才是王道,必须出侯拜相啊!

还是老三机灵,就问风水大师,说大师您做了一辈子堪舆,十里八乡都是请您看阴宅,为何这块风水宝地没人用呢?

风水先生就笑了,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嘛!

他说,这块地当然有问题,这块地下有东西,就是不干净,埋葬了先人后,先人没过多久,就没了,有人说是被鬼给吃了。

虽然后人会有福报,但是这个福报不干净,是用祖宗的血肉换来的,带血的,虽然可以兴旺一时,但是早晚也会家破人亡,人财两失。

哥仨儿一听,这地方那么邪,搞『毛』『毛』,赶紧换一块吧,就选了那一个小富即安的。

结果z屠下葬半年后,就给三个儿子托梦,说这三个不孝子啊,给他选的什么 *** 地方!我去他喵的,这房子成天漏雨,现在都陷进水里了,也不管他,干脆也别要这个爹了,给他弄十万鬼窟里去得了!

三个儿子起来一合计,估计是父亲的坟头出问题了,赶紧过去看看,发现连日里下大雨,山体出现了滑坡,他父亲的坟地原本在高处,现在滑了下来,掉在了一个水洼里,可不是陷到水里了!

哥仨儿一起动手,把棺材挖了出来,都是糙汉子,关键也没钱,所以这次也没找风水师,就随便找了一块高地给 *** 埋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就遇到 *** 托梦, *** 这次不再是凶神恶煞的,而是蹲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哭诉这三个不孝子啊,他也就是抱怨抱怨,这三个畜生怎么就那么狠心,真给他丢到十万鬼窟里了!

哥仨儿也觉得大事不好,天一亮就赶紧奔到山上,很快把 *** 的坟头给扒开了,却发现墓『穴』里空空的,棺材没了。

仔细看看,墓『穴』下方『露』出了一个水缸般粗的大洞,冷飕飕的,用手电照照,深不见底,这棺材看来是掉到了这里!

这爹丢了,而且还是第二次丢,哥仨儿马上急眼了,也没啥好说的,当时就回家弄了一捆麻绳,把老大捆住,吊了进去。

这个洞『穴』很深,眼看着十几米长的麻绳要到底了,还没到底,大家都有些着急,对着洞口喊着老大,问他下面怎么样?

山洞很深,老大说话瓮声瓮气的,在外面听着很古怪,而且他说的话也很让人费解。

开始是骂这山洞是什么鬼玩意儿,怎么那么臭,后来又说里面有鬼影子,最后就叫着看见爹了,爹还活着!

然后突然就传来一声惊呼,接着就是杀猪一般的惨叫,而且并不是他一个人在叫,整个洞窟像是有无数人在惨叫,震得人的耳膜都要破了。

老三当时一个踉跄,摔倒在了泥土里,老二在手里吐了一口唾沫,拼了命拽绳子,想把老大给拽出来。

结果那绳子根本拽不动,不仅拽不动,绳子那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跟他较劲儿,把他渐渐拽到了洞口。

双方僵持了好半天,绳子突然断了,在这一瞬间,山洞里突然伸出来一个干柴一般的爪子,猛然抓在了老二手上,幸好老三觉得不对,在后面死死抱住了老二,硬给他拽了回来,才发现右手小指处血肉模糊,掉了半截指头。

好在老二天生六指,掉的半截指头也是那个多出来的小指,后来敷了半年多的草『药』,终于没事了。

大家当然要问,这个山洞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人就说,老大不清不楚死在了山洞里,这事情当然不能那么容易放过,后来“上边“派人封了山,开始派人挖掘,就挖出了好多骷髅头,还有许多牛犄角,以及好多古怪的石像,看着像人又像虎,但是每一个石像都是闭着眼的。

后来那山洞越挖越深,一直往下延伸,几乎挖开了整座山,都没有挖到尽头,而且伴随着挖山,总会发生各种怪事,村子里晚上总能听见各种鬼哭声,非常瘆人。

再后来,据说挖出来了一个很邪门的东西,连“上边“都害怕了,先往里灌了许多糯米、生石灰,又用了海量水泥浇灌,把山洞给彻底封死了。

所以这个山洞里面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我忍不住问:后来那两个儿子呢?

老头笑了:村头有一个卖梨的,他伸一个巴掌,要六块。那个六指,就是周家老二嘛!

画家朋友又问:他们把z屠户葬到了那块出王侯将相的宝地?

老头点点头:有人说,山上根本没有滑坡,是哥仨儿贪图荣华富贵,又怕村里人戳脊梁骨,所以扯得谎!只是他们没想到,那个风水先生没说错,那底下真是个鬼窟。

我又问:那他们后人有出侯拜相的吗?

老头点点头:还真有,就是小三子!

我忍不住问:他是谁?

老头就看着我笑,不说话了。

画家点点头,敬了他一杯酒,拉着我泡温泉去了。

他说,以前在政院,有个出身江南的大领导,权势滔天,但是煞气很重,后来就陨落了。

他说了一个名字,我先是一惊,想了想,就点了点头。

最后,我问他:z屠户说的那个“十万鬼窟“又是怎么回事?

画家就笑了,说他在燕山深处隐居时,也认识了一些修道人,都是异人。

修道和修佛不一样,佛教讲究轮回,道教讲究成仙。

那些人是专门研究成仙秘的,经常聚集在一起研究如何成仙,画家对这块儿不怎么感兴趣,他们叫过去喝酒就去,他们说了就听,反正就当故事听。

那帮人说,根据无数次的推演以及前人笔记,已经测算出成仙路会在这一世开启。

中国的东西,向来都是阴阳共济的,成仙路也不例外,所以风水更好的成仙路,其实是和最阴暗 *** 的地方连在一起的。

这个最邪的邪地,号称昆仑鬼窟,据说埋葬了十万恶鬼,为最阴最邪的地方。

而且这个十万鬼窟,虽说源头在昆仑山,却是一个很大的空间概念,有可能你在院子里打一口井,就能打进去,很邪门。

他们关于成仙秘,说了一句话:昆仑鬼窟开,万佛朝圣来,一缕仙尘,鸡犬 *** 。

画家感慨,当时他喝多了,这句话的前后各有一句话,但是他没有听清楚。

我一愣,以前白公子跟我说过前一句话,那是:“天生仙胎,手持仙镜,镇白玉京,开成仙路,昆仑鬼窟开,万佛朝圣来,一缕仙尘,鸡犬 *** 。“

可是那最后一句话,又是什么呢?

世界之一位风水师是什么名字?

世界上之一位风水师是晋代的郭璞。 郭璞(276--324),西晋末东晋初人,字景纯。其著作《葬书》是风水学的奠基之作。“风水学”之一次出现在《葬书》。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就是郭璞在《葬书》中对“风水”一词给出的定义。

整个葬礼的流程是怎样的?

中国地域广阔,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此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小编是鲁西南人,我们这个地方,老人去世,按老传统整个葬礼流程是这样的。

现在新丧大多以三天为期,下面按时间先后,详列各项事宜。

之一节:之一天

一、穿寿衣

人病危时,绝气之前,先穿寿衣。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两头见棉,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二、烧背褡

先人在灵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儿女把 事先准备好的背褡搭在门槛上(背褡内装纸钱元宝),点火烧之。同时念叨:金童玉女,前来背褡,西去路上,好生伺候。并呼唤亡人(爹、娘)看好钱褡,该用就用,该花就花,千万不要委屈自己。一路走好,仙界去安家。待烧完背褡后方可举哀痛哭。

风水大师)_古代四大风水师分别是

三、丢噙口钱

噙口钱是一枚青铜钱,由长子丢入死者口内,为“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

四、放饼子和麸子

亡人已逝,包一包麸子和一包小圆饼分别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

五、系绊脚绳

人死后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用一条麻绳捆住两脚,以防炸尸。到辞灵或入殓时,再解开去掉。

六、盖蒙脸纸

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因死后脸色难看,以免亲人伤心或害怕。

七、放隐身草

隐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灵床前面。

八、烧倒头纸

意为给死者送钱,亲人痛哭一场。

九、做倒头面

做一碗面条,放在棺头前面,叫倒头面,斜插一双筷子,备死者食用。

十、点长明灯

在棺材前面放一盏油灯,为死者照路,从点上一直到油尽自灭,不能添油。

十一、挂衣服

在堂屋北墙立一把扫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扫帚上,下葬时烧掉。

十二、放粮食

棺后放一袋粮食,敞开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时使粮食自然倾洒,向前洒得越长越好。

十三、剪岁数纸

按死者岁数,有多少岁就剪多少对,用死者拐棍挂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街坊邻居前来吊纸。第二天晚上辞灵时烧掉,换上一方形白布。

风水大师)_古代四大风水师分别是

十四、做孝服

孝家主要成员,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带。

十五、搭灵棚

在灵堂门外搭灵棚,设香案,摆祭品,立牌位。正中间挂竹帘,安放遗像,像下用白纸写一大“奠”字,像侧写丧联。

十六、写牌位

父灵:(正中竖写)故显考X公讳++老大人之灵位(在公字右下侧小写一个讳字,讳下写父名,X为父姓)母灵:A、(正中竖写)故显妣AX氏讳++老孺人之灵位(在氏字右下侧小写一个讳字,讳下写母名,A为父姓,现在也可以不写;X为母姓)

十七、写纸幡

纸幡,主要起到金童玉女宝幡接引、引魂入墓。

说明:

1、纸幡为三长条式,上面留出20公分,其余割开,长度为一米,宽度为24公分,两边的两条幅各6公分,中间一条12公分。

2、用麻坯在黄幡上头穿个眼,拴在一米多高的细柳棍上。

3、长子摔盆捧牌位,次子打纸幡,上林安葬后,将纸幡插在坟头上。

十八、写素联

挽父:一天雨雪凋椿树,满目云山惨棘人(薤露兴悲)

泪洒冰天悲失祜,父归东土痛无依(蓼莪抱痛)

挽母: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遗爱千秋)

终天唯有思亲泪,百草痛无益母灵(慈云缥缈)

十九、报丧

派人报丧,亲友前来吊纸。如果发丧,还需发帖。

父母报丧帖式:

二十、烧关门纸

每晚关门时烧关门纸,早晨开门时烧开门纸。

第二节:第二天

一、上林请神

在辞灵当天的下午,执事领孝子抱牌位上林请神。到林上烧纸时,执事曰:“点香神知,闻香神现,请神入位,回家受奠。敢告。”孝子一揖四叩,起身一揖,抱牌位回家。

二、安神

请神到家,与新丧合牌位,孝家行安神礼,一揖四叩即可。

三、盛殓

在辞灵的当天傍晚,客到齐后,特别是要经过主要亲友看罢无有异议之后,方可入殓。入殓之前,先用棉绒把棺底铺好,同时念三遍铺材歌:“头顶金,脚蹬银,子孙后代出贵人。”棉绒上面再铺条褥子,褥子上摆放九枚铜钱,叫“垫背钱”。头下一枚,两肩下各一枚,腰下一枚,两胯下各一枚,臀下一枚,两脚下各一枚。然后放好枕头,抬尸入棺。揭开蒙脸纸,解开绊脚绳,对死者正衣正冠,做全身最后检查。

四、净面照面

舀一碗净水,象征性给死者洗脸,洗脸时念净面歌:(男)“浇花浇根,留子留孙,只留富,不留贫,子孙后代不求人。”(女)“栽花留荣,留闺女留外甥;栽花留花,多留福,少留怕,荣华富贵都留下。”净面完毕,把碗扣在棺前,出丧时由抬棺人用脚跺烂。然后用一面镜子象征性照一照死者面容,让死者满意,然后用力摔碎镜子。把一切安顿停当,就扯断绊脚绳,解开捆手索,全家最后瞻仰遗容。这时不许嚎哭,说是防止泪滴尸身,下世不能转生。随将棺盖半掩(头位留空),便于瞻仰遗容。然后焚香,共同烧入殓纸,全家举哀。

五、封棺口

起灵前,寿终男由姥娘家至亲、寿终女由娘家至亲看殓,观察灵柩尸首,是否有不妥之处。

随后,由长子或长孙头顶托盘,内装新毛巾一条、上等香烟2盒,现金20元(手巾包裹)。双膝跪于门口中央,面向棺材,待至亲砸好之一扣,方可站起。把托盘交予引扣木匠师傅。

镶上棺扣,扣上系五色线。合扣后棺上洒五色粮。孝家就地大哭一场。

六、辞灵

在出殡头一天晚上,在灵棚举行祭奠仪式,叫辞灵。先由孝家行辞灵十二拜礼,然后亲友带祭礼行辞灵礼。

七、送三(送盘缠)

孝子手抱牌位,绕棺转一圈,口喊“爹(娘)上轿走”。出家门,两忙人用椅子抬牌位在前,孝家和上林的亲友手捧清香在后,路上两步一掷香,到十字路口或村头,首先把椅子摆在十字路口南方,执事曰:孝家面南祭拜朱雀神,一拜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亡人绕火而行;然后把椅子转到西方,执事曰:孝家面西祭拜 *** 神,二拜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亡人拾金而行;最后把椅子转到北方,执事曰:孝家面北祭拜玄武神,三拜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亡人顺水而行。

此为拜四方,实际只拜三方,从家出来的方向不拜。也有一说,林地方向不拜。

拜毕,执事把牌位请到轿内,安放妥后,孝眷起身痛哀,从左到右,围轿一周,并把手中清香撒在轿顶,转回灵棚,途中儿女不能再哭。另有人烧轿。

第三节:第三天

一、祭祖

出殡当天早上,由执事带领,响班随行,孝长子或长孙抱公鸡上林破土,破土前先行祭祖礼。孝子一揖后跪于祖坟前上香、奠酒、焚纸,一揖四叩首。执事曰:“林堂阴宅肃静,今天是××府(太)君仙逝大祭,安葬于祖茔侧,归茔之前,先告礼知,共安九泉,敢告。”孝子祷告曰: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俺爹(娘)已仙逝,今天就挨您住下,请您老人家往后多多照顾。

二、刨坟

孝家抱公鸡破土,先在墓穴上画个长方形坑样,烧香焚纸,孝子用 *** 破鸡冠,把血滴到酒盅,再倒上酒浇在四角及中间。接着孝家拿鸡嘴在佳城内地面画十字,执事随曰:天圆地方,人伦常纲,今日破土,百事吉昌。鸣炮奏乐!然后孝家在四角和中间各挖一锨土,回家时向刨坟人一揖三叩首,以谢代劳。

坟墓埋法:翁不见媳,雁行排列,闪开神路,只有祖坟可用夹棺葬(所谓夹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中,妻居两边),其子孙只能用排棺葬(所谓排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内,妻全居外)。夫妻坟两棺材头要齐,两棺侧距前为一竖脚,后为一横脚。

埋葬排列 *** 主要有三种:

图一:大昭穆(携子抱孙)

图二:小昭穆(偕妻抱子)

图三:带子上殿

三、设礼桌

即收礼所设记账桌。奠客到后,必须到礼桌登记、纳礼、领孝。然后奠客等候祭奠,如果是娘家客先行过去,一般不等。如果是该着跪棚,可以告诉桌上,以便先过。

祭礼账单

专人记账,记清核准,对账无误后及时交给内执事。

四、迎吊客

把吊客带来的供礼或者抓供的钱项先摆在祭桌,如有帐子也挂在棚前。然后执事领孝子迎客,行至迎客的供桌前,先进行拜供,执事向供桌一揖,孝子向供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此时吊客肃立;(有的地方没有拜供一节),然后迎客,执事向客头一揖,客头还揖。孝家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吊客拱身静候,如果是舅、叔、哥等出迎,吊客理应半跪。然后吊客跟随执事前行,直至大门。

走到大门口,另有执事迎接,执事一揖,吊客还揖。吊客进到棚口,执事喊“客到”,另一执事喊“谢客”,此时吊客正身一揖,然后叩头鸣哀。此时执事烧纸。人拉吊客止哀,再连叩三头,平身一揖,礼毕转回,出门到茶桌,等候祭奠。此是吊纸。

如果烧吊一时,即吊纸与祭奠同时进行,则吊纸完后不要出棚,而是接着祭奠,一般施行十二拜礼,具体做法如下:

吊唁十二拜礼

立身灵棚左角,向供桌上首执事一揖,执事还揖。左脚一步到灵棚 *** ,再右脚一步到灵棚右角,向供桌下首执事一揖,执事还揖。然后左跨一步到棚 *** 。以上向两执事做揖是一种文明礼貌动作,有之亦可,无之亦可。下面方算十二拜礼:立身灵棚 *** 一揖,上一步一揖,再上一步一揖到供桌前,跪下上香,上香毕伏地叩头,起身桌前一揖。然后斜向右后退一步,一揖,接着四叩头四作揖。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一揖,再次跪下上香,上香毕叩头,起身桌前一揖。然后斜向左后退一步,一揖,接着四叩头四作揖。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一揖,跪下奠酒,完毕伏地鸣哀,执事拉起,起身一揖。然后一边鸣哀一边行礼,鸣哀直到礼毕。向正后方退一步,一揖,然后四叩头四作揖(也可跪地连叩四头,起身一揖,谓懒十二拜)。如此礼毕。执事喊“回礼”,众棚趴子举哀棍行礼,此时随即俯身做环形还揖。有需顶帘子者,此时上一步到左前方跪地鸣哀,执事拉起止哀,出棚。

棚口处有执事迎接,执事一揖,吊客还揖。如此完毕,吊客到饭桌即可。如果该着陪祭,等候执事来喊“陪祭的客”,跟随执事到灵棚行送行礼,一起上林。

五、送行礼

孝家与上林的亲友一起在灵棚行送行礼,一般为十二拜礼。

(也有的把“烧轿送行”安排此时进行。)

六、起灵

起灵之前,要请陪祭上林的客点心酒果,不能空腹上林。执事曰:“今天是×××府君(女称太君)仙逝大祭,众位亲友莅临,增光尽心,孝家前来安坐。”孝家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

此时闺女在灵堂前跪拜一炷香,吹唢呐拿天鹅,费用闺女支付。

然后,执事领孝子请陪祭的客一同上林,执事曰:“孝家请陪祭的客,灵堂前尽心,孝家伏揖,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平身,伏揖。”走至大门外再 *** 。

七、出殡

出殡时,鸣炮奏乐,在大门外设桌,摆上烟酒点心,招待抬丧的人(南方叫“八角”)。出殡前,每人要吃两块“大肉”,喝一碗白酒。执事领孝子一揖三叩,抬丧人起棺出丧。把棺材抬到大门外丧架上,孝家行十二拜礼。把棺抬起时,孝子将“落盆”重重地摔在砖石上,意思是打碎阳间用的锅。一盆摔下,围观者蜂拥抢祭,谁抢的多谁有福,小的吃了成人,大的吃了长寿。长子摔盆,孝家引路前行,三步一前走,两步一回头,这叫“迎材头”。行至路祭处,落丧路祭。

八、路祭

路祭是孝子祭路神,求路神让道。路祭礼一般十二拜礼即可。把棺材停放在大街正中,孝子夹道分列,各家吊客行祭礼,有四拜、八拜、十二拜和二十四拜几种。(有的地方此时安排“诵读路引”)。

九、下葬

下葬后,执事让孝男孝女看看是否适当,再请娘家客看是否有意见。最后,执事曰:“抬重的请不要走,孝家还有一谢。”孝家一揖三叩,起身一揖。

然后行墓祭礼,完毕,执事曰:“请众亲友留步,孝家还有一谢。”孝家叩头。孝家把腰中系麻与哀棍丢在坑内,圆坟一周,一边撒土一边留下少许,用衣服兜好,圆坟完后回家,把土倒在粮仓内,以保佑生活安康。

文章最后更新: 2025年08月01日19时37分17秒
最新文章
返回顶部